
大小:75 MB
下载:369次
恩佐2娱乐
- 支 持:Linux
- 分 类: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
- 大 小:158 MB
- 版 本:5.4.8
- 评 分:
- 开发者:蓝海未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- 下载量:3368次
- 发 布:2025-02-22 15:52:47
扫码免费下载
#恩佐2娱乐简介
老子確切出生地不詳,关于老子故里的文字记载更是少之甚少,最早见于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記載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,今屬河南省鹿邑縣,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及《资治通鉴》也沿用司马迁的記載,楚就是古代楚国,苦县就是今鹿邑县,厉乡(或作“濑乡、赖乡”)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,而曲仁里就是今镇政府所在地——太清宫镇。这本是一桩铁案,历代均史不绝书。如古苦县即今鹿邑,公私著述记载者就有如下数家。《史记索隐》:“苦县本属陈国,春秋时楚灭陈,而苦又属楚,故云楚苦县。至高帝十一年,立淮阳国,陈县、苦县皆属焉。今检《地理志》,苦实属淮阳郡。”《史记正义》引《年表》:“淮阳国,景帝三年废。至天汉修史之时,楚节王纯都彭城,相近。疑苦此时属楚国,故太史公书之。”梁玉绳《史记志疑》曰:“《四书释地·又续》曰:‘苦县属陈,老子生时,地尚楚未有。陈灭于楚惠王,在春秋获麟后三年,孔子已卒,况老聃乎?史冠楚于苦县上,以老子为楚人者,非也。’余因考葛洪《神仙传》谓苦县人;边韶《老子铭》谓楚相县人,春秋之后,‘相县荒虚,今属苦’者,并乃《史记》之误。惟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云陈人,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云陈国苦县人,固未尝误,然《礼·曾子问疏》引《史记》作陈国苦县,岂据别本乎?” 《通典·州郡》:“真源,古之苦县,老子生于此。”《括地志》:“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。有老子宅及庙,庙中有几井尚存,在今亳州真源县也。”《历代地理沿革表》卷二十五:“苦,汉属淮阳国,后汉属陈国。三国仍称苦县。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。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。建元元年改曰仙源,神龙元年复名真源。宋大中祥符七年夏,更名卫真,全同。元初省卫真,入鹿邑,后迁鹿邑治,此属亳州。”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七:“真源县,本楚苦县,春秋时属陈,后为楚所并。隋开皇六年,后置谷阳县,理苦城,属亳州。”《历代疆域表·汉·淮阳国》:“苦县,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。”
1916年8月15日,進步黨首領梁啟超、林長民等人創辦「研究系」的機關報《晨鐘報》。李大釗任總編,不久辭去。1918年9月,因刊載政府向日本借款消息被封閉。同年12月,報章改名為《晨報》後重新出版。該報及其副刊《晨報副刊》以新文化为主要宗旨,在當時的社會影響極大,李大钊、蔡元培、鲁迅、陈独秀、瞿秋白、胡适、耿济之、冰心等名流都曾為其主筆。李大钊在该報相继发表《战后之世界潮流》《劳动教育问题》《青年与农村》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》《现在与将来》《“五一节”杂感》等,从而使《晨报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。它和《新青年》一起,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分子新的觉醒,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