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小:77 MB
下载:633次
UED娱乐
- 支 持:Android
- 分 类:三消游戏
- 大 小:166 MB
- 版 本:9.8.1
- 评 分:
- 开发者:锐智未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- 下载量:6719次
- 发 布:2025-02-22 21:06:16
扫码免费下载
#UED娱乐简介
西夏的藝術文化十分多元且豐富,在繪畫、書法、雕刻、舞蹈與音樂都有成就。繪畫方面,以佛教繪畫流傳至今,主要呈現在石窟與寺廟壁畫等,現今以敦煌莫高窟、安西榆林窟等最為豐富。早期學習北宋風格,後來受回鶻佛教與吐蕃藏傳佛教的壁畫藝術的影響,最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。在線條採用鐵線與蘭葉描為主,輔以折蘆、蓴菜條;敷彩大量使用石綠打底,使畫面呈獨具風格的冷色調的「綠壁畫」。繪畫內容分別有佛教故事與說法、供養菩薩與人像以及洞窟裝飾圖案等,以《文殊變圖》、《普賢變圖》、《水月觀音圖》與《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圖》最為有名。此外,也可在《千手千眼觀世音像》內的《農耕圖》、《踏碓圖》、《釀酒圖》與《鍛鐵圖》中觀察到西夏社會生產和生活內容。木刻版畫方面,大多來自西夏文和漢文佛經中。在黑水城出土的大量佛畫中,有《文殊圖》、《普賢圖》、《勝三世明王曼荼羅圖》等等。內容濃抹重彩,色調深沉。而版畫《賣肉圖》和《魔鬼現世圖》,描繪生動,反映出西夏繪畫的深度。
在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中,世尊解說地藏菩薩過去已功德滿足,但依本願而示現菩薩之身,在五濁惡世度眾生。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:「此善男子(指地藏菩薩)發心已來,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,久已能度薩婆若海,功德滿足。但依本願自在力故,權巧現化,影應十方。雖復普遊一切剎土,常起功業,而於五濁惡世,化益偏厚,亦依本願力所熏習故,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。彼從十一劫來,莊嚴此世界,成熟眾生。是故在斯會中,身相端嚴,威德殊勝,唯除如來無能過者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