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小:95 MB
下载:745次
UED娱乐
- 支 持:iOS
- 分 类:动作角色扮演游戏
- 大 小:297 MB
- 版 本:3.7.3
- 评 分:
- 开发者:和信网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- 下载量:4489次
- 发 布:2025-02-22 16:44:50
扫码免费下载
#UED娱乐简介
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的同时,蒙古民族革命兴起,以库伦为首都的大蒙古国成立,然而只能控制外蒙古地区,俄罗斯与外蒙古与中国签署《中俄蒙协约》,同意在北洋政府「宗主权」下实施「自治」,而内蒙古继续留在中华民国之内。一战后的俄国内战也波及了蒙古,煽动“泛蒙古主义”的格里戈里·米哈伊洛维奇·谢苗诺夫失败后,外蒙古成为以恩琴男爵为首的白军和布尔什维克争夺的目标,最终蒙古人民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取得了蒙古人民革命的胜利,1921年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建立“人民革命政权”。在苏联的影响下内蒙古也成立了追求民族解放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,内蒙古东部主张独立运动的民主人士如郭道甫等发动起义,但被奉系军阀镇压。布里亚特、卡尔梅克等地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,在苏俄境内获得自治。
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讲述了周部落关于天生后稷的起源神话。诗中载周人的始祖母有邰氏之女姜嫄(一作姜原)为帝喾高辛氏的正妃,本来无子,于是她祭祀上帝求子,爾后她在野外踏到了上帝脚印的大指处,感到喜悦,不久便怀上了后稷。怀胎满月後顺利分娩,证明上帝接受了姜嫄的祭祀。生后不久,后稷被放置在狭隘的巷道上,受到了路过的牲畜的保育养护;又被放在森林之中,得到了樵夫的照料;最后被置于冻实的河冰面上,又有飞鸟用双翅覆盖掩护他。这些都说明后稷得到了上帝神灵的保佑。后人不解后稷为何三次被母弃置于外,造出姜嫄“生子以为不详弃之”的解释,故而后稷得名“弃”。“弃”之名最早出现于《国语》、《礼记》和《左传》,这个误解当在春秋战国已经形成。胡承珙、顾颉刚等引用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关于宋平公夫人的初生女“以异见弃”所以被弃于堤下的记述,认为战国时人可能据此拘牵《生民》的神话故事,给后稷赋名“弃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亦有类似记载,姜嫄弃子后又感其神奇,遂养育成人,然因初欲弃之,故而名为“弃”。